close

初見”憤青”這一詞是出現在大陸一網站上,當時直覺這個詞有點戲謔的口氣,可能是在調侃現今社會上有些看不慣大陸社會種種不平而”憤世嫉俗””大聲疾呼”的年輕人。我也就想當然的把憤青等同於憤世嫉俗的青年,而且我認為這個造詞也滿符合社會需要的,記錄了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的一群人,就像當年的”知青””雅痞”一樣有價值。


可看越多網路文章、留言後越發覺我當初的理解不太對,怎麼好像這個詞幾乎代表了負面的意思。索性用google查一下到底何謂憤青,原來憤青是指憤怒的青年一代,最早出現在90年代初,是一群對社會、國家高度關注,有理想有抱負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年青人,他們一般具有較強烈的中國民族主義信念(特別是愛國主義信念)。憤青最初是以褒意出現的,但不知幾時起這個詞慢慢變了味。一些自以為是的”愛國”青年活躍在網路上,頭腦簡單卻恣意妄為的評論著國內外時事。只要有一點跟自己不同的意見,就冠以不愛國這一罪名,這些人不再像以前的憤青,有足夠的世界觀來理性的評判是非,有的只是盲目的跟從。中國的經濟發展成績在他們看來是那麼的偉大,”放眼望去全世界也只有美國可以抗衡了”,是不是有點夜郎自大了呢?是,中國取得的成績是很可喜,但你能否認在一些地方依然沒有有人民處在飢餓邊緣嗎?人們享受不到這些成績帶給他們的任何便利與快樂。


這讓我想到之前我寫的星巴克一文提到的一些人,我想眾多支持星巴克搬出故宮的網友裡應該不乏這種憤青。他們不願意去探究事件的深層面,只要牽扯到愛國就一定會舉雙手跟進,深怕此刻沒有表態就被扣上一不愛國的大帽。是不是今天故宮裡面開的是全聚德烤鴨而不是星巴克,這樣就沒事了呢?


而且現在的憤青們可能都是大小眼,專門放大別人的錯誤。難道他們忘了中國人出國禮儀是全世界大都國家所厭惡的?一個以禮儀之邦自居的泱泱大國怎麼國民就沒有該有的禮儀呢?憤青們早該”拿起”他們尖利的”筆”好好教訓一下那些在飯店偷拿東西、在公共場所大呼小叫的人。憤青們還有一個重要責任,就是在愛國的同時,也要勇敢的揭露你”深愛”國家的一些弊端,不要一味的為他們找藉口傻傻的被人利用而不知。這點讓我想到一些可愛的台灣人民,他們那種盲從的行為就像是另一種憤青!


衷心希望現在的憤青們可以用心思考,理性的對待每件事,千萬不要再拿愛國當幌子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a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